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两优一先”事迹展示 >>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展示
郑庆东: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物构所化学生物学研究室/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2016-06-22 00:00:00.0 加稿部门 浏览次数841

    郑庆东,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0年从美国回到福建物构所工作,作为一名从事科研工作的共产党员,他潜心科研、勇攀高峰,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科学前沿领域不断探索研究,在有机光电材料研究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在学术界,郑庆东算是一位年轻的科学家,正因为年轻,更显出他富有冲劲,在前沿学科研究中,他总是敢于涉猎前人未涉及的研究领域,敢于挑战,打破教条,提出许多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思路,正是凭靠这种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勇攀科学高峰的探索精神,郑庆东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多光子激光材料研究前沿研究方面,由于国内外对多光子吸收材料的研究大都局限在双(三)光子吸收材料研究,对于更高阶非线性吸收过程及材料的研究非常少。五光子吸收诱导荧光是一个九阶的非线性光学跃迁过程,理论上跃迁几率非常小,因此是一个实验上很难观测的现象,特别是基于五光子泵浦的相干受激发射(或激光)则是一种更难实现的实验现象,迄今未见报道。面对着这个学术界同行多年来未能攻克的研究课题,郑庆东知难而上,剑走偏锋,通过合理的分子结构设计和遴选,合成了具有Donor-Pi-Acceptor电子结构和较大多光子(三光子和五光子)吸收截面的新型有机光电材料IPPS,首次成功地实现中红外到501 nm的可见波段上转换受激发射,从而对高阶非线性(九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五光子受激发射在Nature Photonics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该成果入选“2013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中国光电产品和资讯对该研究成果作了专题报道。近几年来,郑庆东已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文章被他人引用1600余次,申请美国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2项),中国发明专利3项,受邀担任30多种国际刊物审稿专家。同时,他还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国家973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项目。傲人的学术成就为郑庆东赢得一系列荣誉称号,2010年他获得福建省第一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称号;201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资助;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同年,获得福州市首届青年科技奖和福建省第20届运盛青年科技奖。

    干起工作来,郑庆东可以几天不休息,甚至可以通宵达旦地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但是他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郑庆东深知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大众,造福人民,于是,他积极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努力践行创新为民的科技价值观。在来研究所短短的几年里,郑庆东就先后到闽清县陶瓷科学研究所、百纳(闽清)低压电器有限公司、福建山锦电器有限公司、福州惠丰机电(灯具)有限公司及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深入考察,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凝练创新目标,调整研究方向。经过长时间的调研思考,郑庆东决定,将研发重点集中到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和器件研究上。经过夜以继日的刻苦攻关,郑庆东创造性地将优化的多光子吸收材料分子设计策略应用到有机半导体材料分子设计中,在有机/聚合物光电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低成本高性能有机太阳能应用开展了系列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开发了具有深HOMO能级的给体-受体型聚合物;研究了基于该类p-型聚合物材料和富勒烯衍生物构筑的有机薄膜电池器件;获得了1.04-1.06伏的单节电池开路电压,有效地解决了减小材料的吸收带隙与提高器件开路电压之间的矛盾,为新型电池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开辟了利用梯形稠环单元来提高材料光电性能的新途径。他的工作获得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A. J. Heeger教授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引用。此外,针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问题,他通过引入ZnO界面缓冲层到具有倒置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使得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显著提高。这些研究和发现,对于解决国家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年青的研究生导师,他言传身教,授业解惑,始终以严谨、诚信、开放、创新的态度影响学生,教导学生。在平时,他就是工作再忙再累,一旦发现团队里的员工有情绪波动,就会放下手头正务来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而且尽其所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他的团队人员经常会收到郑老师用微信转发过来的一些励志故事和创新案例。除注重精神激励外,郑庆东在构建团队竞争合作机制上也费了不少心思,他在研究所带头进行了课题组差异化工资津贴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团队敢于创新、杜绝分配上面的平均主义,有效调动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在学生眼里,郑老师是一位“亲切,很随和,没有距离感”的兄长,他们说,郑老师的知识面宽,工作敬业,对于组里研究生总是在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工作上悉心指导他们。这种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品质是他们研究生学习期间获得的一笔无形的财富。

【 关 闭 窗 口】
版权所有 中科院上海分院 沪ICP备 05000140号 技术支持:上海中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网站内容禁止复制、转载,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